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壮哉左海伟人 美哉文忠公祠


林文忠公祠   作者:邓绍炳    尺寸:98×98cm

坐落于鼓楼区澳门路,为专祀林则徐的祠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林氏后裔及门人集资兴建,是福州地区晚清时期祠堂建筑的典型代表。1982年扩建为林则徐纪念馆。

画作现藏于福州城市会客厅。


林文忠公祠


有这样一个古老街区,信步其中,就能与历史人物的足迹相合,跨越百年甚至千年,与他们同看一片细长天空,同赏一轮皎洁明月,这便是三坊七巷。邓绍炳画中的林文忠公祠就在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南后街的同轴线上。万仞红墙,粼粼黛瓦,微风吹动历史的扉页,牵动了时代的音符,让凝固的建筑讲诉着那些散落在时光中的故事。

讲起这座肃穆端庄的建筑,必然得先谈谈赫赫有名的左海伟人、禁烟英雄——林则徐。他是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他领导的虎门销烟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殖民统治的序幕,竖起了国际禁毒史上第一块丰碑。作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开创了认识世界的新风尚。他是廉洁奉公的清官,为官三十多年,历官十四省,始终恪尽职守、清廉自好。他兴利除弊、治水赈灾、爱民恤民,他整顿吏治、清正务实、锐意改革,是百姓心中的“林青天”。他是爱国主义的代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概括了他崇高的爱国胸怀,成为我国人民传颂的不朽名句,他代表的是全民族的利益,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百多年来一直鼓舞着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而奋斗。

“左海”是福州的别称,最早出自《礼记》:“洗之在陆,其水在洗东,祖天地之左海也。”在古代地理方位,以“西”为“右”,以“东”为“左”。以左海伟人称誉林则徐,可见福州人对林公的敬重。在林则徐逝世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林氏后裔和地方乡绅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所修建了林文忠公祠。整个建筑古雅壮观、气势宏伟,枣红色屏墙格外醒目,外墙的左边门额刻着“左海伟人”,右边门额刻着“中兴宗衮”,正中央则刻着“林则徐纪念馆”六个烫金大字。墙面还嵌有林则徐虎门销烟场景的大幅浮雕,再现当年的销烟壮举。整个建筑群坐西向东,由屏墙、牌楼、回廊、仪门、御碑亭、树德堂、厅、有容斋、宣南舍、云左阁和游廊、假山鱼池等构成园林,整体建筑群为清晚期建筑风格,各组建筑单独成章,且不在同一条中轴线上,为福州十邑地区园林建筑的典型代表。人们走过抹着灰泥的高墙,踏着斑驳的青石板路,来到这里,缅怀历史、纪念先贤,感受志士仁人万古凛然的英雄之气,感念当下和晏海清的太平盛世。

邓绍炳说:“做人,贵在有种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历史负责。”对于艺术创作泥古不化的态度和对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追求,使他笔下的林文忠公祠正体现出强烈的社会历史责任感和大胆灵动的现代性。这幅丹青和水墨相结合的作品,外墙处的朱紫和蓝青的色彩使用,在工与写之间,显示出游刃有余的自由,画中劲秀挺健的用笔、自然流动的墨痕,与浓妍的色彩形成张力,使肃穆的公祠显示出清新活力,富有极强的当代性。画面讲究浓淡相宜,虚实相生,对深度和广度的追求使画面有清晰的纵深感。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林公在广东的办公室悬挂的对联。伟人虽然远去,但是伟人的精神却永远留存下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披荆斩棘,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我们知道那氤氲在空气里的,是血脉传承的诗书礼乐;那镌刻在碑石上的,是压不断的民族脊梁。

画家简介:邓绍炳,厦门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

文/林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