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海峡两岸篆刻展走进草原,巴林石的故乡内蒙古!


金石有声随风远,翠色无界入画来。2025年7月11日至7月31日,“金石有约——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历届获奖精品展暨名家印钮作品展”在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巴林石展览馆(索博日嘎街西段68号)展出。展览集中呈现自2016年以来九届大赛的精品力作,涵盖篆刻印屏、主题印钮及名家石雕等近百件作品,为观众带来一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觉盛宴。


开幕式现场


篆刻艺术,以刀为笔、以石为纸,是中华文明悠久历史的见证者,是文化传承的诗篇。自2016年创办以来,海峡两岸中青年篆刻大赛已成功举办九届,吸引两岸上万名中青年篆刻爱好者参与,成为国台办对台重点交流项目之一,被誉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金名片”。大赛以方寸之间沟通古今、立意时代,汇聚两岸才情,展现中华文化深厚底蕴与当代活力。其中,台湾地区参赛人数逐年递增,成果斐然,展现出两岸青年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与艺术追求。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历届大赛的获奖精品,以及韩天衡、陈达、陈宏勉、傅永强、邵佩英、魏杰、岐岖、方松峰、桑建华、叶林心等评委的印屏作品。获奖精品或典雅俊逸,或雄浑质朴,或遒劲恣肆,充分展现了两岸中青年艺术家在创作中的携手共进以及文化共鸣;评委印屏则以深厚功力与艺术造诣,呈现出传统篆刻的高雅格调与文化内涵,彰显了篆刻艺术的时代魅力与精神传承。



篆刻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演进,而大赛主题印章的创作,正是这个过程中的精彩注脚。本次展览还特别展出了两岸知名篆刻艺术家为历届大赛精心创作的九方主题印章,涵盖台湾印社社长陈宏勉的《篆以载道》、西泠印社理事赵熊的《源远流长》、辽宁美术馆馆长冷旭的《文脉流芳》、西泠印社社员傅永强的《寿同金石》、福建省书法家协会原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余端照的《有福之州》、终南印社社长魏杰的《百福来仪》、福州市清卿薄意艺术研究院院长陈达的《福泽东方》、西泠印社社员叶林心的《鱼跃福地》以及西泠印社社员林健的《天风海涛》。九方印章,九种风华,刀法精妙、气韵生动,既是大赛艺术历程的最好见证,更是两岸文化交融的深情体现。



此外,展览现场还展出不少石雕精品,如陈达的《贝钮》、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飞的《祖孙乐》、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谢麟的《中华龙》《瑞兽呈祥》等,进一步彰显中华传统工艺的匠心独运。



在呈现艺术精品的同时,展览也致力于推动传统文化的地域融合与传播。首站,走进祖国北方的草原文化腹地——内蒙古。巴林右旗,地处北疆,历史悠久,文化多元,以巴林石为代表的石雕艺术享誉全国。展览选择在此举办,篆刻艺术、寿山石雕、巴林石雕等多元艺术相互交流、碰撞,呈现出中华传统技艺在不同地域与材质间流淌的匠心与灵性。未来,展览还将走进更多城市,让金石之美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共鸣回响。



本次展览由西泠印社、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州市委宣传部、福州市海外联谊会、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福州广播电视台主办,文化生活报社、东方石艺城承办。

金石凝香,草原舒卷,艺术与诗情交融。诚邀广大观众走进巴林石展览馆,共赏金石之妙,共鉴两岸之情。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