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榕两名志愿者同日捐献造血干细胞 刷新福州单日采集纪录

8月13日,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福州市民任良斌和李建行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福建省第457例和第458例、福州市第127例和第128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他们用爱心点燃了患者重新拥抱世界的希望。

据悉,一天内2例非亲缘造血干细胞捐献,且捐献者均来自福州,刷新了福州市单日采集纪录。

任良斌(右)和李建行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省红会供图)

不同职业 相同选择

今年37岁的任良斌是建新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也是一名献血达人,献血总量迄今将近10000毫升,荣获过全国无偿献血金奖。45岁的李建行在福州自营一家公司。素不相识的两人,在参加无偿献血时,得知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就有机会救人,不约而同作出了相同的选择。任良斌于2007年,李建行于2013年,先后登记成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今年上半年,李建行和任良斌先后接到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通知,在得知各自的造血干细胞与相应的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后,再次不约而同作出了同意捐献的决定,并在一个月内完成了高分辨分型确认和体格检查,结果均符合捐献条件。

“听说受捐者是个孩子,希望能帮助他和他的家人渡过难关!”李建行的爱人说,现在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方面的宣传不少,他们了解过当前造血干细胞捐献是通过外周血循环采集的方式进行,不会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很乐意出手相助。

“听说匹配成功的概率等同于500万元彩票的中奖率,我很庆幸自己‘中奖’了!”任良斌说,从刚收到初配消息时的“小迷茫”,到等待确定捐献的“小焦虑”,再到准备采集阶段的“小紧张”,这段时间他上网查询了新闻报道、医学知识等资料,知道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像捐献血小板一样,同时也收获了同事们的祝福和鼓励,得到单位的大力支持。单位还给任良斌安排了休息时间,让他能心无旁骛地参与这场生命救助行动。

初心不变 一日双捐

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几率低至几万分之一甚至几十万分之一,能够配型成功是非常难得的缘分。这份“髓”缘的到来,李建行等待了11年,任良斌等待了17年。等待虽然漫长,但他们救人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

这份“髓”缘的召唤,还使李建行和任良斌产生了连结。今年8月8日,素不相识、性格迥异的两人,因为相同的救人愿望和承诺,相聚在协和医院,签署捐献同意书,并开始接受为期5天的动员剂注射。

因为动员剂注入人体后,会将大量的造血干细胞从骨髓引导到血液中,使准捐献者会有腰酸背痛、类似感冒的反应。为了以最好的状态捐献造血干细胞,他们都选择了不服用止痛药、适度锻炼等方式度过备采期。

李建行坚持通过散步缓解酸胀疼痛,有时一次要走四五个小时,但他从不抱怨。“我爱人说我走路的姿势像极了孕妇。”他乐观地调侃道。和他一样对“动员剂”反应比较明显的任良斌,也笑称“那感觉就像几年前减肥时被健身教练‘虐待’一样”。通过红十字会组建的采集联络群,他们俩实时互动,互相打气。

今年8月13日,两名捐献者在协和医院同时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将近4小时后,随着血细胞分离机“嘀”的一声,两袋承载着爱与希望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顺利采集完毕,他们捐献出的“生命种子”被第一时间由专业人士护送至患者所在的医院,并及时注入患者体内,重新激活患者的造血功能。

受捐回信 爱心传递

记者获悉,两名捐献者昨日都收到了来自受捐方的亲笔信,受捐者均是10岁左右的孩子。信中,他们用真挚的笔触,表达了感激之情。

受捐者母亲在致李建行的感谢信中写道:“您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与奉献。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我们也将告诉孩子,在他生命最危险的时候,有一位不知姓名的好心人,用健康的干细胞给予了他新的生命,教育他向您学习,回报社会。”

在给任良斌的亲笔信中,受捐者写道:“因为有了您和其他很多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我更有信心战胜病魔和一切困难,上善若水,大爱无疆,未来我要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回报所有的好心人。”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黄国伟 责编: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