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福山福水换新颜——福州现代化国际城市建设成就综述之三

国庆假期,游客乘“福舟”悠游内河。记者 原浩 摄

从精雕细琢城市空间,到大笔描绘和美乡村、同看一片绿水青山……放眼福州,城与乡如同并蒂莲,花开两朵,各有芬芳。

近年来,福州市持续传承弘扬、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开创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大力推动城乡融合和区域协同发展,持续提升城乡功能品质,绘就一幅城乡均衡发展的生动图景。

破解发展掣肘

“希望继续把这座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建设得更加美好,更好造福人民群众。”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福州,远眺榕城新貌,留下谆谆嘱托。

2024年的秋天,一幅“绣”满品质新景的耕耘画卷,就是福州向“新”生长、让幸福“原地升级”的最好答案。

这答案里,有扎实推进宜居建设、绿色人文、交通通达、安全韧性、智慧管理等城市更新品质提升工作的久久为功——

2021年—2023年,2834个大小项目在全市铺开,完成投资超4158.3亿元,连续3年综合绩效排名全省第一,26个省级样板工程亮点频出。

经过系统改造提升,苍霞新城小区摘去“老旧”帽,换上新颜色,这片习近平总书记曾亲自部署推动改造的小区里,处处都有幸福的印记;在晋安区福兴经济开发区,这个习近平总书记倡导成立的全省首家民办投资区,正以打造“山水园城”高度融合的福州主城产城融合综合开发典范为目标,唱出“从田野走向世界”的响亮宣言。

2023年10月,福州荣获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迈上可持续发展的新赛道。今年,552个品质提升“加法”再次上线,托起百姓稳稳的幸福。

这答案里,有全力建设“好房子”,让百姓住有所居、居有所安的不变初心——

在全市首个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项目滨海双龙新居,一场关于建设好房子的探索落地生根。从一根根桩基,到一栋栋新居,家的温馨与美好在这里一点点集聚。

3月启动申购以来,该项目人气不减,已有560多户家庭申购,首批33户双困家庭已通过资格审核。这个国庆假期,随着精工样板房的完工,这里又将迎来对于温暖的崭新诠释。

这答案里,有“牵”起城市发展新速度的多层次、多功能城市立体交通网的齐头并进——

在地上,城区东西向、南北向快速通道建设火力全开。国庆假期,闽江大道上行金山大桥匝道桥投用,“一路一桥”的牵手让闽江大道实现连续流通行;前横路快速化改造工程吹响攻坚冲锋号,为本月展开首联现浇箱梁施工打下坚实基础。

在地下,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首通段、5号线、6号线陆续开通运营,形成“环线+放射状”的福州城市轨道交通网,单日总客运量突破138万人次。5条交织线网,运营总里程近140公里,线路与里程数均为全省最多,“轨道上的都市圈”有了清晰雏形。

建设和美乡村

雨后的闽清县雄江镇梅雄村,绿水环抱,烟霭轻笼,别有韵味。

多年前,一群“小镇青年”的到来,让这座深山里的小村庄开始变得不同。经过他们的改造,村里的粮站、水产技术站、木材厂等闲置建筑变成清新文艺的民宿、咖啡馆等。

这并不是一场“单相思”。另一头,雄江镇同样抓住来之不易的机遇,吸引闽台乡建乡创团队扎根,深度参与橄榄湖运营建设,打造出一个充满休闲与浪漫气息的创客小镇。

如今,行走在福州乡村,清澈河水流进千家万户,平坦村道向农家新居延伸,山野处处绿意盎然,大美景象令人沉醉。

福州有2196个乡村,占全省总数的六分之一。乡村建设向来知易行难,福州是如何突围的?

近年来,福州大力实施“千村示范引领,万村共富共美”工程,探索推进乡镇片区联建、村庄联建整合,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从群众最关心的“关键小事”入手,福州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深化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房规范建设,实施“五个美丽”等专项行动,村里河道边、小径旁、庭院里变得干净整洁、有篱有花。

村庄焕然一新,集镇再现芳华。在罗源县起步镇,通过修复闲置老建筑、重建宋代古桥、开展居民房屋前庭后院的微景观绿化美化,不仅整体面貌焕然一新,还开拓出国学馆、儿童公益图书馆、大众茶馆等公共空间。

家乡环境的改善,百姓有目共睹、有口皆碑,而乡村转型令百姓致富,才真正让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彻底走入他们心中。

滨水漂流、民宿、露营,永泰县赤锡乡的生态富民之路越走越宽,新兴业态层出不穷。“乡村环境治理和改善,一头连着水环境保护,一头连着共同富裕,这样的回馈真实在。”赤锡乡党委书记邓飞说,旅游项目全面实施后,预计村集体收入年增加超50万元,新增村民就业岗位50个,带动乡镇年均增收超100万元。

呵护绿水青山

乘游船行驶在白马河上,漾出层层碧波。舟在水上行,人在画中游。“绿意盎然的榕树、两岸的河景与飞翔的鹭鸟,美不胜收。”市民张琪琛感慨地说。

福州城区内河纵横交错、蜿蜒流淌。多年来,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从西湖治理到水系治理,再到全域治山理水大格局,持续擂响生态文明战鼓。

2023年以来,福州持续加大对内河旅游项目及文化资源的开发力度,着力打造“百公里”内河航线,营造丰富多样的生态休闲环境。目前,福州已开通西湖公园码头—黎明湖公园码头、温泉公园码头—河口码头、温泉公园码头—晋安湖公园码头、南公园码头—瀛洲河码头等多条精品“福舟”悠游线路。

为丰富和提升游客体验感,福州还根据内河航线功能及特点,充分融合屏山、镇海楼、三坊七巷等闽都文化特色,量身定制新型客船、游船;以“内河+”的形式,不定期举办龙舟巡回赛、新春寻福、水上桨板、水上航模等主题活动,打造沉浸式内河历史文化体验。

“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图景得益于水系治理的持续推进。近年来,福州在内河管理上大胆创新,实施“政府—国企—运营单位”三级河长巡河机制、日常监督“6+X”联席会议制度、内河违法事件“随手拍”首报奖励机制等,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内河日常监督管理,提高城市水环境管理水平。截至目前,福州已完成城区121条内河综合治理,总长度超250公里。

有了水清岸绿的底气,“两江四岸”也迎来美丽升级,多条精品景观带串起140公里长的江岸线。福州依托山水资源,建成城市绿道1370公里,森林覆盖率达51.7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4.98平方米,近1500个大小公园星罗棋布,山清水秀、文盛景美的国际化山水城市魅力尽显。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行路见荫”正成为城乡居民生活中的幸福事。2023年福州市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分别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二、第三,获评中国十大“大美之城”,荣膺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美丽福州”已成为榕城的亮眼名片。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