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一粒鲍”引发的较量

天气转凉,连江后湾海域这个聚宝盆又迎来了从北方避暑归来的鲍鱼们。和4月份出发前不同,它们明显长个了,变得丰腴饱满。

“新一批返乡的鲍鱼‘大部队’有30万笼。”12日,记者跟着“鲍鱼大王”吴永寿登上活水运输船,海风呼呼地吹在脸上。在他眼中,海上最大的宝贝就是鲍鱼。

20世纪90年代,福州市提出建设“海上福州”,在我国沿海城市中率先发出“向海进军”的宣言。这“一粒鲍”就像一个支点,让以吴永寿为代表的福州渔民与世界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较量。

从结果导向来看,目前,中国鲍鱼产量位列世界第一,而福州鲍鱼年产量约占全国二分之一,更有“全国平均每3粒鲍鱼,就有1粒来自连江”的说法。于吴永寿而言,这个自称“农民”的连江人,从门外汉成长为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鲍鱼分会执行会长,他带领的团队入列国际鲍鱼协会理事,斩获过养殖规模、产量、产值等多个第一。

渔民将鲍鱼笼放置在养殖区进行挂笼立体放养。

回望来路,吴永寿最骄傲的是全国首创“南鲍北养”新模式。

我国幅员辽阔,东部沿海碧波万顷。纵向看,南北呼应一条线;横着看,同类养殖一大片。一旦跳出来看,突破、革新便如火花,“噌”地一下照亮困顿已久的黑暗。

南鲍北养,就堪称一次史无前例的壮举。2010年起,这场发端于海上的接力赛,靠着中国南北差异的自然优势,拉动万吨鲍鱼每年4月北上山东“避暑”,11月南下福州“过冬”。“通过‘南北接力’,鲍鱼首次实现规模化全年生长,养殖周期进一步缩短,单位时间产量提高近一倍。”吴永寿说,南北转场、冬夏对调养殖打破了主养区的季节限制,还能满足南、北两地的鲍鱼市场需求。

这是中国鲍鱼产量跻身世界第一的制胜一招。

10年过去,这一养殖模式仍被视为行业“天花板”。如今,在已成为“中国鲍鱼之乡”的连江县,这一办法被大多数养殖户效仿。上千吨的运输船一艘变十艘,最初从连江启程,后来莆田、霞浦、东山紧跟其上,浩浩荡荡穿行南北,撑起全国鲍鱼半壁江山。

但在吴永寿心里,鲍鱼苗的迭代,才算得上最根本的突破。溯源来看,我们得到一个不可思议的信息:连江本无鲍鱼养殖。

“看到那座黄色的建筑了吗,最早的鲍鱼苗就在那里诞生。”站在家门口,迎着海风,50多岁的吴永寿声音不禁大了起来:那曾是科研院所的驻点基地,日夜攻关鲍鱼育种。1987年,福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在此建立后湾海珍品基地,5年后,利用日本长崎赠予福州的盘鲍苗种和我国北方的皱纹盘鲍杂交育苗,成功培育出了全国第一个鲍鱼“福州芯”——黑鲍。

养殖户或许不懂育种,但他们的理解更接地气。当时,年轻的吴永寿对鲍鱼这一新鲜事物唯一的认知只是“能赚钱”。

“渔民以出海捕捞为业,风险高,收入却一年不如一年。反观海上养鲍,1公斤能卖200多块钱,关键还供不应求。”吴永寿说,养鲍成了村民们的新出路。正是科技创新的举国体制、两代科研人员的无偿奉献,解决了养殖户实实在在的问题。

前有政策引领,后有育种兴起。尽管对鲍鱼一无所知,1997年,吴永寿还是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建厂育种、养殖!“投建育苗场的第二年,就赚了一百万元。”自此,吴永寿将鲍鱼种苗摆在了发展第一位。

育种的突破,就是产业的突破。几乎在同一时间,厦门大学柯才焕教授团队接过“交接棒”,开启11年的育种长跑。如今广为人知的“绿盘鲍”便是行业里程碑的成果,个头比成人巴掌大,长得快,还耐高温,打破国内市场大规格精品鲍和高端干鲍长期被国外野生鲍垄断的局面。

在不断试错与经验总结中,鲍鱼育种在连江实现了本土化。“大规格鲍鱼品种面世,过去让人发愁的生长周期长、怕热等问题开始可控可解,给产业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吴永寿所在的中新永丰先试先行,目前回来的鲍鱼“大部队”中,“绿盘鲍”占70%,颠覆以往养殖品种结构,创造出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30多年来,福州持续不断地锻造鲍鱼全产业链,由跟跑迈向领跑,覆盖育种、饲料、养殖、加工、运输、销售等领域,并搭建“买全球、卖全球”交易平台,推动“一粒鲍”走向世界。

几近傍晚,暮色四合,吴永寿的鲍鱼运输船卸货完毕,舵盘一转,继续向着一望无垠的蓝海开启新一轮进发。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叶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