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日利亚代表展示印有“乡村振兴 助农非洲”字样的T恤。记者 郑帅 摄
5日下午,2024“一带一路”商协会大会现代农业发展论坛在福州数字中国会展中心举办,国际商协会、政府部门、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话现代农业发展之道,推动农业国际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在全球农业领域,什么是新质生产力?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党组书记、乡村振兴学院院长张合成现场举例,一艘养殖工船的生产力,相当于5000亩池塘产量;一个育种加速器,能缩短作物近一半的生育周期。
张合成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整体实力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实现基本自立、自主可控,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高水平自立自强任务十分艰巨。
“现代技术,正在驱动新的变革。”对此,张合成建议,要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涵盖资源保护、重大品种、粮食单产等多个方面,这是硬性任务,必须“抢到”,才能形成技术的革命性突破,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
谋发展,不能仅凭一己之力。溯古追今,农业交流始终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环,也是当下国际合作的重点方向之一。中国与众多国家保持着技术合作,共享科技进步为农业生产带来的红利。
“中国水稻育种技术、生产水平在国际上遥遥领先,但在马来西亚,大米供应很大一部分仍依赖进口。”中国马来西亚商会会长罗维坚说,希望借助“一带一路”纽带,通过密切合作,把中国最新的种子和技术带到马来西亚,实现两国乃至多国之间好技术、好产品的互惠互通。
纳米比亚有着同样的期许。作为首个向中国出口牛肉的非洲国家,纳米比亚自然禀赋优越,农业是该国支柱性产业之一。纳米比亚驻华大使伊莱亚·乔治·凯亚莫表示:“农产品出海是必经之路,这也是我们不远千里来到福建福州的重要原因。”
“更先进的技术支持,正在拓展延伸中国在国际农业交流上的广度和深度,为全球粮食安全作出重要贡献。”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看来,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动参与到“一带一路”农业合作中,与中国的合作延伸至种业、农业机械化、绿色农资等多个领域,还向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深化,前景广阔。
论坛期间,尼日利亚代表向两家中国企业代表授予“乡村振兴 助农非洲”荣誉称号。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