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记忆·海岸线营地。
眼下,春和景明,天气回暖,正是踏青好时节。从城市公园到山野湖畔,再到海边江边,不少市民走出家门,体验“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露营游。记者调查发现,随着露营经济火热,小帐篷正在撑起大市场。
元野营地吸引了不少露营游客。
露营经济火热
“帐篷是成年人的树洞,篝火燎尽KPI(关键绩效指标)”“城市待机,山野重启,充电器换成萤火虫,会议室让给松涛局”“解压的尽头是旷野:三分熟牛排、七分熟友谊,佐一杯煮沸的星河”……近期,在小红书、短视频等平台,有关露营的话题和文案出圈。其中,“城市露营周边好去处”这一话题已成为小红书热门话题,浏览量达1.8亿。
记者6日搜索淘宝等平台发现,不少露营装备推出了国补优惠,比如帐篷价格平均200多元/顶。据商品相关数据显示,排名前几名的露营装备销量达10万单以上,24小时内有上千人购买。
互联网销售平台数据显示,今年3月以来,露营帐篷成交额环比增长240%,淋浴帐篷成交额环比增长150%,三合一天幕版自动帐篷成交额环比增长700%。露营经济火热,可见一斑。
市民在乌龙江畔露营。
露营地“百花齐开”
记者在小红书以及短视频等平台搜索发现,连江成为福州周边热门露营地,不少网友分享、推荐两山记忆·海岸线营地、元野营地、松坞里滨海营地等宝藏露营地。
特色一:露营地+滨海风情
连江正在争创环马祖澳国家级滨海旅游度假区,打造了多个滨海露营地。
清明假期,阳光明媚的午后,裹挟着咸湿气息的海风吹乱了海面的点点星芒,也吹动了在两山记忆·海岸线营地游玩的市民的裙摆。
环顾营地四周,除了湛蓝的大海外,便是肆意蔓延的绿意,一顶顶白色帐篷在其间“野”性生长、绽放,山野悠游般的闲适感油然而生。
两山记忆·海岸线营地位于黄岐镇古石村,以松弛感、“透气性”和独有的山海元素,成功俘获许多游客的心。据悉,自营地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2000余人次。“这里背山靠海、视野开阔、风景如画,真的很符合我对户外露营的一切想象,自在且舒适,这种久违的松弛感让人上瘾。”不断用手机定格眼前美景的林女士告诉记者。
“当下气候宜人,正是露营旺季。目前营地日接待量近百人,相较淡季增长了30%以上,基本每个周末都能达到饱和状态。”两山记忆·海岸线营地主理人陈立峰说。
特色二:露营地+山地森林
有人喜欢大海,有人喜欢森林。位于潘渡镇贵安村的元野营地更是一位难求,很多市民早早就提前预约场子。“清明假期,我们接待了2000余人,营地基本被约满。”元野营地负责人高学新表示。
据了解,元野营地总占地面积7万平方米,建设篝火广场、舞台广场、网红集装箱及26个稻草屋、15顶天幕,可满足游客野餐、露营、游玩等需求。
特色三:露营地+城市公园
家门口的城市公园也是露营休闲好去处。
6日上午,记者在连江南江滨公园看到,市民们围坐一圈,拍照、聊天,享受春光。不远处,活力十足的孩子们嘻嘻哈哈、奔跑打闹。
“前几天一直下雨,趁着晴天带孩子们出来露营,感受下春光。”市民王先生说。
和王先生想法不谋而合的还有市民张女士,“相较于传统旅行方式,公园露营既省时省力,又能欣赏优美风景,关键还免费,周末与家人一起露营,已成为放松身心的‘日常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福州市园林中心公布了22个公园35处可以野餐、露营、搭帐篷的共享草坪。
家长带着孩子,在连江南江滨公园露营。
小帐篷撑起大市场
山地露营、乡村露营、海边露营……随着露营文化的不断“出圈”,露营逐渐从小众市场走向大众生活。
央视财经数据显示,露营经济带动了包括帐篷、天幕、折叠桌椅、露营基地等相关产业的发展。2024年中国露营经济核心市场规模已达到1334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2483.2亿元,带动整体市场规模达到1.44万亿元。
那么,如何让流量变“留”量,网红变长红呢?去年6月,省文旅厅等1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引导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及帐篷露营地规范发展的意见(试行)》,要求各地大力发展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帐篷露营地、青少年营地等,打造优秀营地品牌。《福州市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措施(2024—2026年)》提出,给予自驾车旅居车营地补助。
除了政策支持外,企业还在营地配套、增值服务上做足功课。
记者调查发现,元野营地推出了“周末及节假日专享”“工作日专享”等多种套餐,并增设儿童滑梯、彩虹滑道、蝴蝶秋千等游玩设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为了更好地接待游客,两山记忆·海岸线营地还不断创新露营场景,计划举办针对性的主题露营活动,进一步丰富游客露营体验。
松境·三落厝营地则是另辟蹊径,将明朝古风与现代露营巧妙结合,带给游客反差感十足的露营体验。
下一步,连江还将因地制宜,依托营地链接文化旅游等不同产业,构建“露营+”生态闭环,进一步激发露营消费潜力,让小帐篷撑起大市场。
来源:福州晚报
编辑:叶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