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直播

福州广电

专题

文化生活报

中央媒体记者点赞福州蓬勃活力——追“智”逐“绿” 向新而兴

8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团继续在福州调研,深入福清、长乐,详细了解海上风电、数字赋能、生态建设等,点赞福州城市发展的蓬勃活力。

在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东方电气风电(福建)有限公司,机械臂在生产18兆瓦半直驱海上风电机组。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出海听风:

海上风电科技

创新策源地强势崛起

“远观海上大风车,叶片看似转得很慢,没想到叶尖速度几乎与高铁列车行驶速度相当……”8日上午,乘船抵达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的中央媒体记者边听取介绍边发出赞叹。

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分两期建设,总装机容量357.4MW,共安装59台风机,2021年3月实现全容量并网发电。“一期项目作为全球首个国际化大功率样机试验风场,开创了国内外海上风电建设多项先例;二期项目则开创了海上风电行业多个第一,创造了国内外多项‘之最’。”福建海峡公司电力运行部经理程双宝说。

福清兴化湾海上风电场投产以来,已发电超52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消耗约157万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约383万吨,持续为当地社会贡献绿色清洁电能。

“福州临近台湾海峡,风力发电资源得天独厚。采写清洁能源新闻选题,福建、福州是必来之地。”主题采访团成员李润钊说,近距离感受海上“大风车”机会难得,一定会用最真实的笔触把感受记录下来。

上岸后,主题采访团又马不停蹄赶赴海上风电“大后方”——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2019年以来,这里相继下线我国自主研发的6.7兆瓦、8兆瓦、10兆瓦、13兆瓦、13.6兆瓦、16兆瓦、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不断刷新亚太地区乃至全球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纪录,让福清江阴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风电科技创新策源地。

主题采访团成员李昕璐感慨地说,通过这次主题采访活动,她对福建海上风电产业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我看到了福建是如何灵活利用自然资源,实现技术创新、绿色发展齐头并进的,我为福建感到骄傲”。

现场探“纺”:

信息技术

赋能制造业大步向前

当天下午,主题采访团来到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内的福建(长乐)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展示中心。通过实例演示,一幅幅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迭代升级、优势再造的图景展现在媒体记者眼前。

“很多中小企业没有IT部门,数字人工服务可以弥补这一功能。”长乐纺织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营方——福州市数字产业互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伍维斌打开“企业智能管家”软件介绍道,这是基于大数据和AI融合产生的“数字员工”,企业主可以随时向电脑询问企业运行效率、产能,甚至是员工考勤情况等。该平台服务企业数达647家,连接设备10015台。

事实上,伍维斌展示的只是互联网应用的冰山一角。长乐是全国最大的锦纶民用丝生产基地、经编花边面料生产基地、化纤混纺纱生产基地。

“语言文字怎么变成花边图案,能请您现场操作一下吗?”媒体记者在现场将长枪短炮对准一块屏幕。原来,这是一个AI花边辅助设计系统,工作人员输入文字,就能设计出各种花边图案,再将图案一键上传,就能完成设计者的知识产权确认。

“用这个例子来讲述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业的赋能,不但通俗易懂,还能引起读者强烈的兴趣。”记者们纷纷点赞,“数字中国建设就需要这样生动的故事!”

据了解,长乐重点依托中海创、辅布司、福建联通工业互联网平台等公共服务平台,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实现全产业链赋能提升。辅布司已汇聚全球3万多家企业客户,实现经编花边行业工业互联网研发、生产、销售“一条龙”模式。

踏沙赏景:

首批全国美丽海湾颜值气质兼具

登上福州滨海新城CBD商务区高楼顶层,一片开阔的海域展现在主题采访团面前。“我们打造了‘海岸线—防护林—公园—城市’四层体系,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营造美丽景色。”福州新区管委会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郑宇说。

福州滨海新城拥有35公里长的滨海岸线,24平方公里的闽江河口国家级湿地保护区、15平方公里的东湖湿地、207平方公里的漳港海蚌增殖保护区等是中华凤头燕鸥、黑脸琵鹭等珍稀鸟类的越冬地、栖息地。2021年,福州新区滨海新城岸段“美丽海湾”荣获全国首批美丽海湾。

主题采访团来到下沙海滨度假村,欣赏沙滩、岛礁的独特之美。下沙海滨度假村沙软潮平、碧波荡漾,适合游泳、冲浪等水上运动,是理想的海滨浴场。

“人与自然和谐相融,工业发展后劲十足。福州宜居宜业,不愧为有福之州。”主题采访团成员说。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 责编:庄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