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菇啦!”1月29日是大年初一,罗源霍口畲族乡川边村满福家庭农场的菇棚里热火朝天:一根根菌棒整齐摆放在菇架上,一朵朵饱满的香菇长势喜人。菇农们在菇棚里来回穿梭,忙着采摘、装筐,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雷兴福采摘香菇。刘其燚 摄
“整个菇棚里大约有7.5万支菌棒,最近菌棒陆续在出菇。我们的香菇分为干菇和鲜菇,大朵的香菇加工成干菇销往宁德古田和浙江,1斤可以卖26元左右。”霍口畲族乡川边村满福家庭农场负责人雷兴福一边介绍,一边动作麻利地采收香菇。今年是雷兴福种植香菇的第五个年头,从一个门外汉成为如今的种菇“行家里手”,他的日子也越来越有奔头。
得益于霍口畲族乡优越的自然资源和农业补助政策的支持,不少菇农尝到了增收甜头,也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种菇行列。“霍口畲族乡现已初步形成以香菇为主导的食用菌产业集群,全乡24个村,有一半村在种植香菇,带动1800余人就业。2024年产量约680万袋,年产值近5000万元。”霍口畲族乡人大主席陈志健说。
据悉,霍口畲族乡共有省级“一村一品”食用菌类专业村3个,食用菌产业农民合作社27家,其中省级示范社3家,食用菌产业家庭农场23家,其中省级示范场3家。
“2023年我们开始将原有干香菇转型为保鲜菇生产,个头小的鲜香菇可以储存在村级小冷库里,易于保鲜和远距离销售。”雷兴福表示,乡里支持村级小冷库的建设,提升了香菇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拓宽了销售的渠道,为菇农增收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撑起了一把把“致富伞”。
近年来,霍口畲族乡依托龙头企业和专业仓储物流企业,以霍口、山垄湾、溪前三个村为中心发展食用菌产品冷鲜贮存与物流配送,建设1个集镇冷链物流中心及覆盖10个村的22个村级小冷库,引导传统单一烤干工艺食用菌产业转向为兼容多元化冷链生鲜配送,构建全乡冷链物流网络,提升食用菌全产业链延链补链,带领农民增收致富,让乡村振兴更有动力。
“新的一年,我们将积极推广‘基地+农户’‘村干+能人’发展模式,培育食用菌致富带头人,加快推进菌棒融合生产和菌渣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形成良好的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同时,依托福湖食用菌新品种试种中心,加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实验性引进食用菌新品种开展试种,通过试种选育出适合在霍口推广种植的新品种食用菌,促进食用菌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食用菌增产、提质、增值,提高食用菌产业综合经济效益。”陈志健说。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