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川剧变脸吐火,喝彩声此起彼伏;观演出、赏花灯,感受浓浓年味;穿汉服、逛古街,与闽剧文化来一次亲密接触……连日来,福州各地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新春文旅活动,满足市民和游客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消费新需求,为蛇年春节增添更多欢乐与祥和。
马尾
《最忆船政》春节场开启
1月31日是正月初三,全国首部船政历史题材立体演艺秀、首部向海图强多维体验剧《最忆船政》春节场,在船政文化园区的中国首个折叠渐进式剧场开启,13场演出在接下来五天持续上演。
1866年船政在马尾诞生,成为近代中国探索国家自强之道、复兴之路的前沿阵地,在中国历史上创下多个第一。福建船政文化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说,在《最忆船政》身上,同样集合着太多“第一、首”的标签,这是船政精神的延续和传扬。这也是来到福州,不得不了解的一段历史,不得不看的一部剧。
当日14时,《最忆船政》春节场首场演出登场,吸引广大市民和游客观看。《最忆船政》以清末船政学堂青年学员的成长经历为线索,将船政精神贯穿全剧。通过对“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精神的深刻诠释,演绎船政100多年的历史画卷,再现船政薪火相传的辉煌历程。从一艘小小的纸船到海洋强国的梦想,《最忆船政》用纸船串起清末船政学堂少年学子的成长经历。观众在演出中不仅可以见证船政先贤的奋斗与传承,更能感受到纸船背后承载的家国情怀与中华民族对于未来的希冀。
此次春节假期,《最忆船政》推出春节优惠套票——庆丰年套票599元/套(三人),欢天喜地套票765元/套(四人)。观众可通过官方购票小程序或美团、携程、抖音等平台搜索“最忆船政”线上购买,也可前往最忆船政售票中心线下购买。
长乐
乐享精彩演出
点赞美好生活
“好!好!好!”1月30日,在长乐区航城街道万星广场1号门中庭区域,舞台上一名身着秦腔传统戏服的川剧变脸表演者斗篷一挥、袖子一抖,脸上的脸谱快速切换,向市民游客近距离展示非遗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观众看得目不转睛,喝彩声此起彼伏。
吐火表演赢得热烈掌声。陈建云 摄
随后,压轴节目川剧绝活吐火更是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只见川剧变脸表演者与观众热情互动后,深吸一口气,猛地向前倾身,刹那间,火焰如巨龙般腾空而起,人群中惊叹连连,纷纷拿出手机记录下这壮观的瞬间。
为迎接蛇年新春,万星广场在春节期间推出以“蛇来运转,好运环绕”为主题的春节系列活动,为市民游客带来舞狮、汉服花灯巡游、趣味捞金鱼、猜灯谜等精彩节目,变脸吐火、布袋戏、挑幡等非遗表演,以及“派利是”传统习俗和免费棉花糖体验,在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春节文化生活的同时,营造了流光溢彩、红红火火的浓厚节日氛围。
闽清
庙趣启新迎客来
多彩活动乐不停
春节假期,闽清县推出形式多样的文旅活动,烘托梅城的新春氛围。
大年初一,闽清文庙“金蛇送福,庙趣启新”正月庙会正式启幕。连日来,6场文艺演出先后在文庙上演,活力四射的器乐、风趣幽默的相声、美轮美奂的舞蹈……品类丰富的节目为市民送上不散场的视听盛宴。
市民游客在闽清漂浮公园游玩。(公园方供图)
为方便阖家出游的市民,文庙现场还设置了漂漆扇DIY手作体验区,让孩子们亲手制作饱含新年祝福的作品,真切体验动手乐趣。专门设置的闽清文旅福茶摊位,巧妙融合状元文化、礼乐文化、华侨文化,构筑闽清在地文化IP,引领现场观众纷纷参与打卡。
不远的雄江镇梅雄村,落成不久的漂浮公园内同样精彩。春节假期,漂浮公园“揽福季”活动火热开启。各式各样的灯光艺术装置,以“福文化”为核心,遍布公园的栈道、江面与望江楼,营造出浓厚的节日氛围。船体灯光、水上灯笼、河灯等互动灯光相映成趣,共同编织出一个如梦似幻的水上世界。
记者了解到,公园方还精心安排了新年漂“福”互动、泛舟星河漂流、橄榄主题好物展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游客们可以在此点亮明灯,品尝橄榄,寄托新年的美好愿望;也可以乘坐皮划艇,泛舟江面。
罗源
闽韵悠扬贺新春
古厝戏台年味浓
“清早起来什么镜子照,梳一个油头什么花香……”熟悉的《卖水》唱词在罗源溪尾街响起,冬日暖阳下,观众们簇拥在草桥旁、榕树下,情绪随着演员们婉转的唱腔起伏,时而开怀大笑,时而为之动容。
罗源溪尾街举行闽剧春节惠民演出。林晋如 摄
1月31日,福建省实验闽剧院的演员们为罗源群众带来了两场“戏剧生趣 古厝生辉”闽剧春节惠民演出。除了《卖水》,还有《盘答》《忆双碟》《桐油煮粉干》等经典折子戏轮番上演,现场掌声不断,叫好声此起彼伏。
新春的溪尾街张灯结彩,年味十足。大榕树上挂满了祈愿木牌,百姓大舞台两侧绘制的经典闽剧人物形象和动态插画场景吸引不少游客驻足拍照。街内的“汉韵青”服饰体验馆更是人气爆棚,游客们换上汉服、畲服,在古色古香的街区中拍照打卡,仿佛穿越时空,与闽剧文化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如今的溪尾街,早已成为罗源的“闽剧一条街”。闽剧舞台与历史建筑、户外场景巧妙融合,现代与古韵交织,让这里成为市民和游客的热门打卡地。“去溪尾街看表演吗?”已成为当地居民的口头禅。
“省实验闽剧院与罗源县文旅局深度合作,将在罗源常态化开展闽剧惠民演出,计划推出折子小戏11场、传统大戏5场,为罗源群众带来更丰富的传统戏曲体验。”罗源县文化馆馆长郑昱岚介绍。
这个春节,溪尾街不仅让闽剧焕发新彩,更让年味在悠扬的闽韵中愈发浓郁。
来源:福州日报
编辑:林昱星